新加坡幼教

(2020)新加坡幼教老師?讓你1手掌握絕對秒懂

文章最後更新於

新加坡為何需要華文幼教老師

  • 新加坡華人的指定母語與通用語。
  • 新加坡華人越來越不會說華文。
  • 中國經濟蓬勃發展,開始重視華文。

統整:新加坡種族人口分佈,華人占人口數的74.2%,由於被英國殖民過,主要溝通是英文,導致現在的新加坡華人不會說流利的華文,加上中國經濟蓬勃發展,這也是政府推行及重視的原因。

關於新加坡語言

新加坡是一個族融合的國家,流通多種語言。政府承認四種官方語,「英語」、「馬來語」、「華語」及「坦米爾語」,但曾經是「英國殖民地」所以會以「英語」為「主要語言」。

  • 英文能力不是很好影響很大嗎?

以下是我在新加坡工作的生活經驗分享:

#工作上

「搭檔」、「孩子」或「家長」可能會遇上「印度」、「馬來」人,他們可能不懂華文,所以要能理解基本英文會話會比較順利,這些詞彙很常使用且出現頻繁,就算一天記一個單字,相信積少成多,而且只要「有心」英文也會大大提升。

#生活上

包括食、衣、住、型、育、樂,服務你的可能是印度人、馬來人,他們幾乎不太懂華文,而新加坡的華人使用華文交談機率一半一半,還是要看「區域性」及「選擇種類」,別太焦慮英文程度,華人臉孔都可以試著使用華語溝通,還是會遇上很多會講華文的人!

統整:

這邊的華人跟台灣人吃的差不多,吃不習慣還是有華人便當店(這裡稱菜飯)、雞飯、炒飯、乾湯麵等,個人很喜歡多元美食這一點,畢竟在台灣都要到專門的餐廳才能吃。

餐會遇上說華語的新加坡人也不少,溝通可以邊學邊適應沒問題,真的遇上英文菜單及不懂華文的人,拿出手機開始查,這是一個很好學英文的機會,「善用擁有英文環境的優勢,是你練習英文的好時機。」我英文剛開始也沒有很好,邊學邊成長發現自己真的進步不少,只要有心努力相信自己你可以的!!!

台灣VS新加坡幼兒園年齡層說法

新加坡幼稚園主要類型

政府資助 (公立) 非政府資助 (私立)
主要業者
(多為台灣幼教師首選)      
對接政府小學
夥伴業者 對接國際小學
新加坡教育部直屬

台灣來新加坡的幼師,精選最夯2家(主要業者關係)

學校名稱  合作業者 來台徵才時間
My First Skool NTUC First Campus 3~6月
徵才參考
E-Bridge Pre- School   EtonHouse International 3~6月
徵才參考

#精選推薦:懶人包說明

  • 喜愛聘用台灣幼教老師,會來台徵才。
  • 跟政府合作,薪資有水準,福利透明有保障。
  • ECDA合作的幼稚園,內部作業有政府單位管,可放心安全。
  • 全島有5家主要業者,共經營572所學前教育中心,由此可知規模龐大,幼兒園穩定。
  • 主要周休二日,跟公共假期走。(這裡文化除外:一個月輪一次周六班)

#統整

  • 這兩家教學理念不同,作業課程模式也會不同,建議搜尋學校名稱瞭解理念,而我是進入E-Bridge Pre-School,走的教育理念「瑞吉歐 Reggio 引導式探索」,畢竟「能在理念相同的環境工作下,才會快樂且長遠」。

  • 聲明是精選,在新加坡當然還有大大小小的幼兒園,就像台灣也有分公立、公辦民營、私立,當然私立就不用說了,超多家!新加坡的幼兒園概念跟台灣類似,除了這兩家之外,你也會發現很多不同幼兒園,以上精選兩家,已經分析好是為了要讓你快!狠!準!的掌握!

「以下舉例為上述兩家統整後的大致狀況,不適用所有新加坡幼兒園」

試用期 — 大約來說都是「三個月」

還是要看雇主與您的協議,每家有些許不同。以我待的E-Bridge Pre-School來說,三個月「有薪試用期」,在三個月的前後,校長會找你面談讓你了解是否通過,且談談這三個月給你的回饋,正常來說沒有發生大事,拿出謙虛、向學、遵守幼教倫理,其實並不難通過,相信你會選擇來新加坡從事幼教,是有一定熱忱,再搭配你的專業,通常通過機率很高。

工作內容與時間

#工作內容

新加玻幼教老師
我新加坡可愛的學生
  • 教師負責教導各級課程、準備學習資源和材料。
  • 確保孩童的健康與安全並負責孩童的日常作息。
  • 參與學習中心的設立和營運。
  • 計畫校外教學和慶典活動。
  • 更新佈告欄及參與中心和家長的合作活動。

#工作時間

  • 每週工作 44 小時。
  • 週休 2 日(每個月會輪到一次星期六上班)。

薪資福利

  • 薪水:大約新台幣5萬左右,會依個人年資、經歷、面試決定。
  • 假期:年假 14 天、公共假期 11 天、病假 14 天。
  • 額外福利:享有花紅、醫療、住宿、在職培訓、補助來回機票等相關福利。
  • 是否提供午餐:大致上有提供,沒提供也會有些許補助。

「再次聲明,以上為大致狀況,具體內容已當時合約為主」

應徵條件

大學之畢業科系必須是

  • 『幼教科系』、『幼保科系』、『學齡前教育科系』。
  • 無英文要求、主要擔任幼兒華語教師。
  • 錄取後辦理簽證需提供的基本證件如下:(需在應徵前提供以下資料)

(1) 國中-中英文畢業證書,中、英文成績單;

(2) 高中-中英文畢業證書,中、英文成績單;

(3) 大學-中英文畢業證書,中、英文成績單;

(4) 護照掃瞄件、身份證影本、身體健康檢查表證明。

(5) 上述資料是要申請新加坡幼教認證使用。

進入新加坡幼教的管道「仲介 VS 靠自己 」

  仲介 靠自己
好處 從面試前到新加坡入園前都有人引導 可以省去仲介費
壞處 需收仲介費(大約3~5萬每家不同) 與雇主聯絡靠自己

#選擇「找仲介」

  • 網路上很多仲介公司,服務內容及價錢都不同,就要看你的需求及個人衡量。

#選擇「靠自己」

  • 建議爬文選擇哪家新加坡幼兒園,網路上絕對可以收尋得到該家幼兒園的「履歷表」及「應徵聯絡方式」,以上已提供精選之二,後續動作及問題與雇主詢問聯絡。

統整:

  • 選擇「仲介」

會簽一份不能透過本人你,介紹進該家公司的合約,原因介紹成功會有介紹費,而這是仲介公司的飯碗。你所花的仲介費,是買到時間跟心安。

  • 選擇「靠自己」

自由之身可以介紹他人進公司,不過看個人能力是否介紹有成,你省下仲介費,花的是過程中摸索的時間,及靠自己的所花的身心精力。

你可能會問我哪個比較好,真的不可以給你確切答案,因為「每個人需求不一樣,在意的點也不一樣」魚與熊掌不能兼得,我只能提供資訊,最終的決定權還是在你身上。

新加坡家長

以親身經歷分享,不管身在台灣或新加坡,或是在哪間學校,「相信每間園所都會出現不同類型與各種不同價值觀的家長」,對我而言,你沒辦法滿足所有人,不管處身哪個國家、哪間幼兒園,拿出真誠、認真、負責的態度,以及保持雙向溝通、讓家長放心,盡力且問心無愧最重要!畢竟我們的目標都是讓小孩好,對吧:)

新加坡幼兒

這當然於庸置疑,每位孩子出生後都是最天真可愛又善良,不會因為哪個國家的孩子就特別不一樣,不過還是取決於「成長家庭」,攸關家庭給的生活經驗、價值觀、家庭教養等等,「身為專業幼教師的你,就是努力幫幼兒與家庭搭起良好的橋樑,讓孩子獲得適合的成長方向。」

希望以過來人分享經驗,如果這個文章有幫助到你,可以留言給個小小回饋鼓勵:)

任何問題可至個人「Instagram」詢問,或到溫蒂的 youtube 頻道「幼教溫蒂,追夢新加坡 !裡面分享在新加坡的生活大小事、幼兒教育以及一路的成長故事 ~

新加坡幼兒園工作 3 點辛苦之處|台灣人在新加坡當幼教師

新加坡幼教老師

 

13 thoughts on “(2020)新加坡幼教老師?讓你1手掌握絕對秒懂”

  1. 謝謝,介紹得好詳細呀!我去過好幾次新加坡,新加坡朋友也說過新加坡華人的華文一代不如一代,這個市場應該是有需求的。另外文章本身,對我來說字體有點小,希望再大一點點,我是用桌上電腦看的 ; 段落與段落有黏在一起的,之間可以再隔一行空白。最後我覺得「小結」好像比「統整」要通順淺白一點 ( 個人意見,僅供參考)。 一切順利!加油!

    1. 超級感謝您的所有回覆
      能有人願意提出真誠的建議超級珍惜
      謝謝您詳細的提供建議
      會好好調整文章呈現的方式

      新加坡是個很美麗的國家
      會盡我幼教師的身份陪伴孩子一起學習華文

      也希望你一切順利!!!一起加油^^

  2. 有新加坡的朋友他們也說,
    新加坡其實越來越重視華語教育,
    好文章一定要轉給想去新加坡發展的幼教老師~

    1. 謝謝你的分享^^
      很開心聽到也有朋友對新加坡教育的回饋
      會努力寫出文章幫助想來的幼教老師
      再次謝謝你 🙂

  3. 介紹的很棒
    英文在台灣找工作來說很有優勢
    因為普遍台灣人英文都不好
    新加坡的話會比較難找嗎
    畢竟會的人比較多

    1. 謝謝你的回覆,讓我更有動力寫文章^^

      關於在新加坡英文能力找工作部分
      還要取決於你「選什麼職業」

      我應徵的是「華文老師」主要教華文
      所以雇主對英文要求沒有很高

      新加坡對於台灣幼教蠻認同的不會太難找到工作哦:)

  4. 新加坡的學情真的對於教育這件事情不馬虎,透過文章的分享也瞭解到原來幼教相關科系的求職管道,內容很完整,另外,我建議可以用一塊色塊來包住你的「統整」內容,這樣比較容易讓讀者可以知道已經分段了~ 一點建議

    1. 謝謝你的回覆與分享
      讓我有滿滿寫文章的動力
      同時也會調整文章感謝您寶貴的意見
      一起加油!!

    1. 以我的帶班經驗
      其實不分國家,都會遇到價值觀不同的家長
      只要跟家長好好溝通
      讓他們了解老師與孩子在學校做什麼
      多數家長都能感受到溫度的^^

Leave a Comment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